学习心得

社会管理创新(新加坡)培训班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4-05-22 15:51

  我应《太仓工人》编辑部的邀约,为“刊物学习交流”栏目写一篇参加太仓市社会管理创新新加坡培训班的学习体会。这次在组织的安排下,耳闻目睹了新加坡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受益颇多,而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新加坡政府以人为本、精英治国的策略。下面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凝聚各阶层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

  (一)重视民族宗教政策,实现各种族和谐融洽。新加坡是一个外来移民国家,华人占了总人口的70%以上,做好各民族团结,减少社会矛盾是新加坡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在新加坡,政府为了减少种族矛盾,增进各民族间的友谊,他们在住房、教育等领域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建屋局在分配每个组屋区的住户时,就采取了不同种族按一定比率安排在一个区域居住的政策,让他们长期生活居住在一起,便于沟通实现相互理解取得和谐融合的目的;二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在教育上学校实行了双语教学,学生在语言课程选择上,除了学习新加坡官方语言外,还可以选择一门不同民族的语言包括自己民族的语言,使得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世代相传;三是在组屋区内,各民族居民生活习俗得到尊重,居民可以按自己的民族习俗和信仰为自己的子女和老人办理婚丧喜事,政府通过公民咨询委员会为社区居民提供场地服务,这样也起到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宽容实现了和谐共处的目的。

  (二)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在新加坡公民咨询委员会是管理全国各大社区的一级组织,在他们的管理下活跃着一批社会工作者和义工队伍,给新加坡社会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全国各大社区为乐龄中心孤寡老人、儿童提供便利的服务,开设了社区敬老院、留守儿童学习班等各种服务,这些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以获得政府颁发的荣誉奖为荣,纷纷打出各自的服务品牌,为社会和谐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二、良好的教育制度是推动新加坡发展的根本保障

  崇尚精英治国,是新加坡早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新加坡教育模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他们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一是教育模式创新给学校带来活力。他们的中小学教育很有新意,他们把一些会读书、能读书的学生从小学毕业升中学就开始根据分数来定上什么等次的学校,中学教育阶段分三类,一类是工艺学校学制四年,二类是特选中学学制四年,三类是普通中学学制五年,新加坡政府在把一些小学智力开发慢成绩学习差的7-8%的学生,分到一类工艺学校进行学习,为了让这批学生不辍学,不让他们流浪在社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使他们学有所成,专门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但义务教育的课程不变,使得这一部分学生有机会通过努力重新回到普通中学学习,在中学的普通班当中对一些学习偏差的学生降到工艺班学习,普通班能升到快班,快班能降到普通班这种能上能下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进取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二是政府重视培养技术工人,开设了相应的技术院校,有效满足了工业和服务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由于政府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在80年代初的新加坡工业从劳动密集型有效转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格局中发挥了技术工人积极作用。他们为了让7-8%的工艺学校学生有学上,专门开设了工艺学院,在学院里培养了一批服务行业的技术能手,在工艺学校毕业后成绩好的学生同样也能上大专班。为中学毕业考不上高中的60%的学生安排到工程系上大专,其他中学毕业生上高中班。三是大专教育同样有创新,新加坡把大专学校纳入到国家公办学校系列,学习的方式采取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人才,这样培养的学生既接受了传统学历教育,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比较强,这种培养方式很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此外,大专生同样有上大学学习的机会;大学则专注培养学术型人才,因此新加坡在培养人才方面层次分明,又符合社会实际需要,良好的教育体制推动了新加坡就业率的提高,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保障。

  如今,我市正朝着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太仓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要学习新加坡社会管理成功经验。作为一个工会工作者我感到责任重大,我将把学到的经验转化到研究工运事业上,不断为工会参与太仓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上多做文章,二是要在挖掘和培育企业民主管理典型事例上下功夫,以点带面不断培育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意识,三是要研究群众接受快易懂的普法宣传新方法扩大普法宣传。四是要加大职工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工会职工业余学校的作用,做强做大职工专业技能培训,真正为企业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优秀员工,为太仓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曹建青